俄乌局势升级!俄罗斯暴打乌军,欧洲格局再生变数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30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之前因为美乌在白宫大吵一架,所有的援助计划都被暂停了,连情报共享也被叫停了。结果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地区突然发起了攻势,乌克兰军队失去了美国的支持,很快就吃了败仗。

不过最近几天,有一条重要情报震惊了整个欧洲——原来特朗普早就掌握了控制欧洲防务的关键。

这条重要情报是什么?大量的美军援助物资,包括远程精确打击装备,本来是要运到乌克兰前线的。但因为情报共享被切断,这些援助物资彻底停摆了。紧接着,俄罗斯抓住这个机会,狠狠打击了乌克兰军队。

上周,特朗普宣布停止与乌克兰的情报共享。很多网友以为这里的情报指的是军事机密或者间谍获取的俄军动向,但实际上是指更关键的地球空间地理坐标信息。因为美国给乌克兰提供了很多军事装备,特别是像“海马斯”火箭炮这样的精准打击武器,这些装备需要依靠美国提供的坐标信息才能进行精确打击。

现在欧洲都在议论什么呢?乌克兰用的是美国制造的装备,欧洲国家也一样。特朗普实际上控制了欧洲许多防务装备的“开关”。美国对欧洲防务的掌控力,在F-35战斗机的例子中表现得非常明显。这架号称“软件定义”的五代机,其核心源代码和后勤系统都是由美国的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掌控的。

说得再直白一点,特朗普要是想动手脚,他完全可以轻松通过那个“任务规划系统”,让战机根本没法起飞,或者在空中直接失联。要是美国哪天翻脸不认人,那些欧洲国家花几十亿欧元买来的高科技战机,可能几个小时就变成一堆废铁了。想想乌克兰在库尔斯克那场惨败,直接被俄罗斯打得毫无还手之力。美国的“后门程序”可不是只在硬件上留着,而是贯穿了情报收集、决策制定,以及战场上的即时反应整个过程。

欧洲人这么依赖美国的武器装备,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己在技术和战略上的主导权。很多欧洲人都对这种依赖感到不安,尤其是看到库尔斯克的战况后,这种忧虑变得更强烈了。德国前外交官沃尔夫冈·伊申格尔就提醒大家,这种依赖会让欧洲没办法自己决定武器怎么用,他还建议德国干脆别跟美国签那83亿欧元的F-35战机采购合同。

简单来说,国防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的最后一道防线。但在现在这个技术垄断和地缘政治博弈混杂的时代,美国的“致命开关”可能会给全球军火交易带来不小的冲击。毕竟,要是不能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,就只能成为大国的“数字殖民地”。对小国而言,做不到这一点,就只能选边站队,跟着强国走地缘政治路线,甚至可能会加速全球阵营分裂、对抗的局面。